
村民念念不忘的传说——伏腊肉
在田家乡,许多年长的村民在逢年过节吃腊肉的时候,都会津津乐道的谈及在晚清年间美名远播的伏腊肉,而这典故又源于一段神奇的故事。
传说有户贫困人家,一家三口含辛茹苦的喂养了一头大肥猪。指盼在过年前卖过好价钱,以维持来年的生计。不料在酷热的三伏天,这头大肥猪却死掉了。这下可把全家急坏了,在这偏僻的山村,当地村民也比较贫穷,平日里买二两猪肉都要前思后想才决定。这头大肥猪不知要卖到猴年马月才能卖完。何况在这炎热的夏季,哪死去的肥猪搁上一天都会变臭,一家人无计可施,只能围着大肥猪痛哭。
这哭声刚好把路过这里的乾隆皇帝吸引了,他唤随从前来探明究竟,了解事情的缘由后。就吩咐下人去不远处的黑龙塘取水,然后下轿步行来到这户人家,要他们别担心:同时要求该户人家马上把肥猪宰杀好,准备腌制成腊肉。夏天腌腊肉,这可是从没听说过的事,围观的村民暗骂皇帝也够糊涂,真是不懂生活的常识。
两个个随从这时气踹嘘嘘的担起二大桶水来。乾隆皇帝走上前去,用手指沾了一下水,放在嘴里尝了一下。说道;不错,这就是黑龙塘的水,这水里含有奇特的盐,可以直接把猪肉泡在这水里。用大水缸密封好,记住不能再添加任何食盐及其他用料。否则腊肉就会变臭。说完后就吩咐这家人照他的安排去做,然后亲笔写上封条,随从就把封条贴在哪大水缸的盖子上。
不知不觉中又到了冬腊月间,皇帝的钦差也专程来到这贫困人家中,宣读圣旨后然后就扯开大水缸的封条,哪腌在缸里的猪肉色泽没变,也无异味发出,这家人连忙砍来松树枝,把腊肉熏烤起来,那熏好的腊肉浓香扑鼻,远在一里之遥的地方都能闻到,这户人家更是喜出望外,拿了一块腊肉给钦差捎带给皇帝外,其余的腊肉就挑到集市上去卖。
这腊肉味香飘四野,引来田家场周边赶集的村民,大家都蜂拥而上抢着购买,这户人家也借机稍微抬高了一下价格,结果还是在正午时把腊肉卖光,不少买到腊肉的村民还转手卖到县城里去。
乾隆皇帝用这腊肉招待国外使者,其中一使者赞不绝口,问其腊肉名称,乾隆帝就犯难了,随从悄悄提示:三伏天的腊肉,皇上可安排一个名称就行。乾隆帝于是随口就答道:那就称为伏腊肉好了。
自此晚清年间的田家场,家家户户就热衷于在夏天杀猪腌肉。以伏腊肉的招牌远销各地,盛行一时。
后来在民国时期,田家黑龙塘的水质被严重污染,三伏天杀猪腌制的腊肉大多数都变臭,天长日久后,就没人在夏天里杀猪,伏腊肉也就成了一段田家村民念念不忘的传说。
相关资讯
- 中山黄埔腊味的经典传说
- 3.15 味教你如何辨别广式品牌腊味
- 折耳炒腊肉,让你想念原有的风味!
- 为你讲述腊肉食用过多有何副作用
- 腊肉用什么炒可以消除里面的毒素?
- 地道广式腊味,我们很喜欢!
- 请问“创上皇”怎么样?到哪里能买到?
- XO酱炒腊味
- 秋季外脆内软的创意披萨——腊肠披萨
- 腊鸭腿怎么做好吃?
产品推荐
同类文章排行
- 母亲的腊味新年 洋溢浓浓腊味风情
- 我的腊味情结
- 关于金华火腿的由来
- 狐狸再一次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腊肉
- 父亲与腊肉的故事
- 回忆那一段关于腊味煲仔饭的过去
- 我用腊肉换书,却换来了我一生很珍贵的东西
- 追溯腊肉的悠久历史
- 【微小说】腊些年,我们在创上皇店相遇
- 关于薯条、香肠和腊肠的小故事
资讯推荐
您的浏览历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