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家乡的腊味是厚厚的乡愁和永远的牵挂
俗语说“秋风起,吃腊味。”而在我的家乡粤北连州,吃腊味好的时节却是在冬天。
祖父在世时,家里的腊味都是他做的。腊味的品种很多,有腊肠、腊腩肉、腊排骨、腊猪脚、腊狗、腊鸭、腊鸡、腊蛋等等,我家只做腊腩肉、腊肠、腊猪脚几种,偶尔也会做腊排骨、腊鸡和腊鸭。小时候,祖父做腊味时,兄妹几个都喜欢蹲围在旁边看。祖父用食盐、白糖、米酒为调料,将食材腌一个晚上,用的酒是他自己酿的双蒸米酒。次天早上挂在家里的天棚上,自然风干,一般半个月左右就能腊好。祖父说,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做腊味,做腊味的工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,要想腊味做得好,气候、食材都得讲究,我们家做腊味都在冬至前后做,用的是家里养的猪、鸡、鸭,风好,食材好,所以做出来的腊味特香。
腊味飘香,祖母把腊肠放在饭锅里蒸,整锅饭都香喷喷的,腊鸭和腊鸡则切成块,加点蒜头、辣椒干蒸,酥香沁脾,喜欢吃的是腊猪脚火锅。冬日里,粤北的山村寒风凛凛。这个时段,祖母会选择一个日子做腊猪脚火锅给我们吃,她用萝卜、芥菜梗做汤底,加几片姜、几个红枣为调料,腊猪脚出水后,放入煲里煮20分钟左右,便可食用。热气腾腾,浓香飘溢,一家人围坐在饭桌边,品尝这种自己腌做的美味,有说有笑的,其乐融融。此时寒冷全无,弥漫在屋子里的是浓浓的亲情,永远的温暖。多少年过去了,这个片段如同一张老照片似的永远浮现在我的脑海里。家乡的腊味是一段温暖的记忆,一份殷殷的关爱!
看祖父做腊味多了,我们兄弟几个自然学会了这种传统的工艺。这些年,家乡腊味的名气越来越大,托我做腊味的亲朋好友越来越多。我和小弟外出工作,两个妹妹远嫁他乡,二弟留在老家,家里的腊味一般都是二弟做,偶尔有空时,我也会与小弟结伴回去与二弟一块做。二弟妹每年入秋时都会养一些鸡和鸭做腊味用,倒是多年不养猪了,二弟便去村里或外村买三、五只农家自养的土猪做腊味,成本虽然大点,但这种环保的食材做出来腊味质量好,亲朋好友吃得放心。每年入冬,来家乡尝腊味的朋友颇多。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说乎!”这种以实诚做成的美味滋润着绵绵的友情。家乡的腊味是一条连接友谊的纽带,一种实诚的味道!
我的两个妹妹皆为恋家之人,离开老家近二十年,一个在广州,一个在汕头,常常不能回老家过年,她们尝试在他乡做腊味,但吃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她们说大年三十想吃的是老家做的腊味,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老家的腊味承载着家的记忆,吃腊味时心里想着的是老家,想着的是亲人。老黄是家乡的游子,在外漂泊三十多年,现与家人在深圳定居,很少回老家,思乡之情随年龄的增大而愈发强烈,而家乡的腊味含着浓浓的乡情,让他常常想起,回味无穷。家乡的腊味是一份厚厚的乡愁,一种永远的牵挂!
我总觉得,在人们内心,尝新的愿望是永恒的,但时间久了,吃习惯了,这种被腌制风干出来的含着温暖、乡愁和实诚的味道,也许比新鲜更为诱人,远走他乡也好,坚守故乡也罢,岁月愈久,味道愈浓。
眼下北风又起,冬至已至,我又将计划行程,回老家做家乡的腊味。
相关资讯
- 萝卜干爆炒创上皇腊肉 味道让你回味无穷
- 广州酒家切肉腊肠做出简单营养高的什锦沙拉焖饭
- 浅谈腊肉的营养价值
- 腊肠荷兰豆怎么做
- 淮河人的腊肉情
- 腊肉的新鲜事儿——四川腊肉的神奇之旅
- 我的深圳情结——想念的煲仔饭味道
- 创上皇即将全面上线 广式腊味提前拉开神秘帷幕
- 常吃香肠会导致骨质疏松,你造吗?
- 想吃腊肉炒豆角,不知道做美味点的详细步骤是什么
产品推荐
同类文章排行
- 腊味,是岁月沉淀了的家的味道
- 腊肉,一种穿越了腊月却仍未淡去的冬之味
- 故乡腊肉飘香 记忆长
- 乡愁就是那香肠和腊肉的飘香滋味
- 与您一起闹元宵!
- 阆中古城腊肉处处飘香 出门在外不忘腊味情
- 年味浓缩在浓浓的腊味中
- 无腊味不年味 过年忘不掉的家乡味
- 暖暖冬日 承载满满幸福的腊味年货
- 年味总是伴着腊香味
资讯推荐
您的浏览历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