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年将至 到处散发浓浓腊味儿
冬至过后,林玲就开始忙着准备年货了。香肠、腊肉是近年林玲每年必须亲手操持的年货,而且准备的量很大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生活在赣江边小城市樟树的林玲家,日常生活什么都不缺。那种只有过年才放开吃大鱼大肉、添置新衣的日子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。寻常日子丰衣足食的林玲,每年过年前准备大量的腊味,已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事情。
2015年的春节来得很晚,除夕要到2月18日。但林玲仍像过往一样,过了冬至就开始做腊味了。林玲这些年都是在樟树东门菜市场一家熟识的肉摊加工腊香肠。林玲选好肉,看着摊主切肉、加各种调料搅拌腌制,然后灌注到肠衣里,再用线绳捆成一节一节的香肠。10斤肉可灌注20多节香肠,摊主得忙上一个来小时。肉每斤11元,加工费每斤2元,林玲花130多元,可加工20多节香肠。林玲告诉记者,定制加工香肠并不比在农贸市场或超市买更便宜,但亲眼看着摊主加工,这让人很放心。而且让摊主加工时,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工成偏咸或偏甜,甚至酒香味更浓的香肠。
腊味的季节性很强,在冬至后腌制好的腊肉、香肠,要在腊月里晒上一些时日,晒到水分干了出油了味道才更好。所以冬至过后,到肉摊主那加工香肠的人很多。林玲加工的20多节香肠,是她准备的年货。像这样的年货她还要准备5份。而她熟识的摊主由于这段时间加工量太大,每天给每一位定制的顾客只加工一份,这样林玲还要跑5次菜市场才能加工完。
记者问她,现在家里人口都不多,为什么要加工这么多腊味?林玲告诉记者,手工加工,靠太阳晒出来的腊味味道独特,不仅自己喜欢吃,而且亲戚、朋友也喜欢吃。腊味现在是受欢迎的年货。林玲的两个女儿在深圳工作。尽管广味香肠两个女儿也爱吃,但家乡的腊香肠更是两个女儿的至爱。林玲每年都要为两个女儿各准备一份,女儿回老家过年的话,就随身带走。如果不回老家过年,林玲则会通过快递递过去,让女儿在除夕年夜饭上一定能品到家乡的味道。
除了两个女儿,林玲还会为自己在北京的弟弟、妹妹各准备一份腊味做年货。弟弟、妹妹在北京都二三十年了,但仍喜欢吃家乡的腊味。以前都是林玲的母亲为弟弟、妹妹准备腊味,但近年母亲年岁大了,林玲不愿母亲再操劳,就把母亲干了几十年的这项工作接手过来。林玲说,靠太阳晒出来的腊味,有着家乡独有的味道。林玲在深圳的女儿和在北京的弟、妹都按老家的加工方法亲手做过香肠,但怎么也做不出家乡的味道。
林玲和她的女儿、弟妹现在甚至觉得,腊味就是心中年货的味道。和林玲一样在腊月里忙碌着准备腊味年货的人很多。冬至过后到春节前这段时间,在赣江边的樟树小城,许多人家的阳台上、院落里都挂着晾晒的香肠和腊肉。他们用自己心中地道的年货迎接着团圆年的到来。
相关资讯
- 夏季腊味菜的选择——苦瓜炒创上皇腊肠
- 国美腊味之美味佳肴——腊肉茶树菇
- 狗看中香肠狂追女童 民警及时相助
- 国美腊味之咸中带鲜腊味菜——鸭脯蒸腊鱼菜
- 运输腊味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
- 还在等什么,美味腊肠鸡煲饭正等着你呢
- 混搭别样美腊味——金盅腊味蒸饭
- 腊味芝心薯球,让你体会酥到心底的感觉!
- 教你如何做好腊肉尖椒炒洋葱
- 村民烘烤腊肉引火灾 援救及时未造成伤亡
产品推荐
同类文章排行
- 腊味,是岁月沉淀了的家的味道
- 腊肉,一种穿越了腊月却仍未淡去的冬之味
- 故乡腊肉飘香 记忆长
- 乡愁就是那香肠和腊肉的飘香滋味
- 与您一起闹元宵!
- 阆中古城腊肉处处飘香 出门在外不忘腊味情
- 年味浓缩在浓浓的腊味中
- 无腊味不年味 过年忘不掉的家乡味
- 暖暖冬日 承载满满幸福的腊味年货
- 年味总是伴着腊香味
资讯推荐
您的浏览历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