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乡愁就是那香肠和腊肉的飘香滋味
小时候,过年是我盼望的事情,从腊月二十左右就开始准备年货,我们那边过年不吃饺子,吃汤圆,汤圆馅除了黑芝麻、花生这些甜馅以外,还有臊子馅的。每年春节的时候,我家都是由爷爷做主厨,把半肥半瘦对的猪肉用刀自己剁成肉馅,这样比绞肉机绞出来的肉馅筋道又香,然后拌上卤过的豆腐干切成的丁,还有芽菜切的末,滴上几滴香油,以汤圆面包成半个拳头大小的汤圆。肥嘟嘟圆滚滚的汤圆在锅里上下沉浮的时候,冒出的香气能把我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。
年三十的“大菜”有几道,梅菜扣肉、烧鸡公、跳水鱼等等。一般是由奶奶率领着家里的女眷一起炮制的。十几年前,还不像现在这样,饭店里的年夜饭预订都预订不到。忙碌一年,大部分人还是要在自己做这一顿辞旧迎新的饭食。当奶奶、姑姑们、妈妈们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,我专门负责“试菜”,东吃一块鸡、西吃一块鱼,到春晚开始,全家上桌的时候,已经吃个半饱了。
每年年夜饭桌上都少不了的是香肠和腊肉。被蒸的冒油的香肠,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,红艳艳、油汪汪,夹一片放进嘴里,又麻又辣的味道霸道地占据了味蕾。重庆香肠和广东腊肠本质上不同,重庆人做菜不喜甜味,我从小吃香肠都是麻辣味的,以至于长大后吃到广式腊肠,有很长时间没法接受那种又甜又咸的味道。
以前我们那里都是家家户户自己灌香肠,买去骨的猪后座肉,切成薄片,加上糖、盐、辣椒、花椒、白酒等调味品,和肉一起搅拌均匀,塞进肠衣里,灌一节香肠就用线系住一节。把灌好的香肠晾到室外,风干后就随吃随煮或蒸了。重庆的天气在我的记忆中的是不大好的,虽然还没有现在这样的雾霾,可是一年中下雨都是频繁,雾天更是常见。尤其是冬天,总是感觉周围都是水淋淋的潮湿感。连被子都是湿湿的,这种时候香肠就不易晾干,有时候搞不好还会变质,也就是“哈喇”,所以奶奶每到做香肠的时候都会希望春节前能有一周的好天气。
腊肉也是亲戚家里自己养的猪,过年杀了猪制成的腊肉,肥的直流油,一进嘴,有一种特殊的香味。据说近几年有爱吃之人专门找了偏远的农村山区,请当地农民帮忙养猪,把一只猪仔养大,然后过年吃肉,高价想吃的,就是那一口在山野间放养的肉味。我不禁想到,小时候吃了那么好吃的东西,不过那时候不懂,也就是当成一般的肉来吃了。
现在离开家乡也一晃好多年了,每年春节,如果不能回老家过年的话,奶奶就会在老家灌好香肠,用包裹寄来北京。每到年末岁初,家里的香肠和腊肉都够吃上2个月。只不过,奶奶年纪越来越大,现在已经不再自己灌香肠,而是去专门做这门生意的人家定做,岁月还是以它自己的方式流逝了。
近几年,每当我和家人到饭店吃预定好的年夜饭,那些产自流水线的食物固然精美,固然昂贵,但是我总会想到小时候在老家老屋,一群女人在灶台间忙忙碌碌的身影,那些白茫茫的蒸汽间是家常味的飘香。莫名的怀念。
至今还和小时候一样的,唯有大年三十晚上饭桌上那一盘来自家乡的香肠,对诗人来说,乡愁是邮票、是船票,对吃货来说,乡愁就是那香肠和腊肉的飘香滋味。
相关资讯
- 端午节,腊肉粽秘籍get √
- 变质的腊味吃了有什么危害
- 年味总是伴着腊香味
- 那份与外婆相连却割舍不掉的腊肉情
- 浅谈如何制作正宗的广式腊肉?
- 广州歇后语“冬前腊鸭--只拉只”从何而来?
- 腊肠起霉有圆形白斑点,在太阳下多晒几次,能吃吗?
- 脆皮腊排骨是怎么做的
- 软件师放下面子卖香肠 日赚上千元
- 灌香肠备年货 香肠加工生意好红火
产品推荐
同类文章排行
- 腊味,是岁月沉淀了的家的味道
- 腊肉,一种穿越了腊月却仍未淡去的冬之味
- 故乡腊肉飘香 记忆长
- 乡愁就是那香肠和腊肉的飘香滋味
- 与您一起闹元宵!
- 阆中古城腊肉处处飘香 出门在外不忘腊味情
- 年味浓缩在浓浓的腊味中
- 无腊味不年味 过年忘不掉的家乡味
- 暖暖冬日 承载满满幸福的腊味年货
- 年味总是伴着腊香味
资讯推荐
您的浏览历史
